English

吉林乡官告别“走读”生涯

2000-10-31 来源:光明日报 记者 肖玉华 我有话说

本报讯(记者肖玉华)人们把住在家里到大学读书的学生叫“走读生”,如今,群众把家住城里,到乡镇或异地担任领导职务又经常回家的干部称为“走读官”。今年以来,吉林省委根据全省各地“走读”干部越来越多的实际,下决心解决农村干部“走读”问题,提出要么搬家,要么免职。到10月上旬,全省已有88.5%的“走读”干部把家搬到任职所在地;年底前,全省2500多名乡官将告别“走读”生涯。

据今年初该省一份调查表明,全省“走读”的乡镇领导干部共有2572人,占乡镇领导干部总数的36%,其中党政正职领导干部“走读”的有950人,占乡镇正职领导干部总数的56.7%。吉林省西部白城地区有一个市,“走读”干部竟占乡镇干部总数的70.8%。这些干部因家住城里,每到星期五下午,要由乡镇公车送他们回家;有的乡镇由于“走读”干部多,公车不够用,还要打出租车,等到星期一早晨,再把他们用车接回来。由于这些干部经常不在本地,遇到突发事件或急事,时常靠手机或电话“遥控”指挥,影响工作。又由于这些干部家不在本地,吃饭不方便,在公务接待中,成了“陪餐专业户”。更重要的是,“走读”干部的大量出现,助长了干部队伍中的脱离群众、脱离实际的漂浮作风,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。

由于解决干部“走读”问题是在该省县级进行“三讲”的时候提出来的,许多干部从“走读”现象检查了自身滋长的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,认识到“走读”的危害,表示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。通化县大川乡党委书记姜玉书、乡长张延祥两人把家搬到大川乡以后,一心一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,今年这个乡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4100亩,“订单农业”达10550亩,占耕地面积的43.8%。同时,他们注重党风廉政建设,整顿乡里机关作风,精简6名临时工,还卖掉一台桑塔纳轿车,每年减少招待费等各项开支3万多元,受到群众欢迎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